登记为民守初心 实干担当显本色
—— 记兵团第四师不动产登记中心朱秋旭
在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朱秋旭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暖心的服务态度,在平凡的窗口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业绩。这位深耕不动产登记领域的“多面手”,以高效服务和务实举措赢得群众广泛赞誉,成为大家公认的“服务标兵”。
数据丈量着他的担当
2024 年经手业务16720 件,办结率达 98.21%,压缩办理时限30%-40%;2025年上半年业务量逆势增长28.87%,他主导的便民服务措施成效显著,完成上门服务6次、预约服务26次、延时服务16 次,容缺办理18件,免费邮寄证书83 本,全天候便民取件柜存放468次,为企业和个人融资5.15 亿元,减免小微企业登记费11.22 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朱秋旭对“服务无小事”理念的生动践行。
从“望证兴叹”到“交房即得”
“同步发证?以前想都不敢想!”开发商最初的疑虑,源于复杂的流程壁垒。朱秋旭深知,高效服务不仅在于解决陈疴,更需前瞻创新,让群众少跑腿、早拿证。2024年8月,师市首个“交房即发证”试点项目鑫石悦庭(一期)完成。“没想到年底前既收到了房子,又拿到了不动产权证,真是双喜临门!”拿到证书的李女士说。
2024年8月,在朱秋旭的积极协调配合下,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靠前服务,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全力推进首次“交房即发证”工作。通过提前介入登记发证流程,部门信息共享、并联审核、多测合一等措施,将不动产规划复核验收时限提前;优化流程,将开发商办理首次登记和个人办理转移登记流程合二为一,购房人可直接在家门口领取自己的不动产权证书;压缩时限,将登记时限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压缩至现办现结,既确保开发商及时办理首次登记,又保证后期购房人办理个人产权不受限制,将便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在可克达拉市鑫石·悦庭一期“交房即发证”仪式现场,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为38户业主发放不动产权证。业主罗先生开心地说,“以前住进房子也要等上好久才能拿到不动产权证,没想到我今天不仅收到了房,还拿到了证,心里踏实了。”
从“最后一公里”到“家门口发证”
在朱秋旭的服务字典里,“特殊群体”永远排在最前。三年来,他累计提供上门服务8次,为卧床老人举着台灯办理过户,为偏远农户免费邮寄证书百余本。他的工位抽屉里珍藏着一封的感谢信:“朱秋旭的热情与善解人意,让我这个退休多年的老工人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
家住可克达拉市六十六团四方糖厂家属区的市民杨苗珍奶奶对朱秋旭上门服务还记忆犹新。年过八旬的她久病缠身,行动不便,一直无法办理不动产手续,这成了她心底的一块心病。得知师市不动产登记窗口的“上门服务”政策后,他提出了申请。朱秋旭接到老人儿子电话后,立即启动“容缺办理”和“上门服务”机制,预约上门。送证上门当天,杨奶奶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还专门跑一趟,解决了我的心头大事!”
作为窗口的管理人员,朱秋旭还注重传帮带作用,耐心指导新同事熟悉业务流程,帮助群众准备申请材料。全年接待咨询 600 余人次,用专业解答消除群众疑惑。他的辛勤付出收获了群众的真心认可。个人的2封表扬信、3面锦旗、2次 96359 热线点赞,数次的当面道谢,见证着他的服务温度。
“窗口虽小,连的是万家灯火;证书虽薄,载的是半生心血。”朱秋旭常以此自勉。他将“放管服”改革的宏大叙事,具象为每一次政策攻坚的破冰、每一个流程节点的优化、每一程风雨无阻的上门。在不动产权属确认的庄严事业里,他以专业为基、以民心为尺,于方寸窗口间,稳稳托举起万千家庭“安其居,乐其业”的朴素梦想——这正是一名登记服务标兵最厚重的价值体现。当“交房即发证”成为新常态,当特殊群体的笑容绽放在服务一线——这位窗口标兵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最动人的改革温度,正蕴藏于“为民解忧”的每一个坚实脚印之中。
面对荣誉,朱秋旭始终保持谦逊:“群众的满意是最高褒奖。”在不动产登记窗口这个平凡岗位上,他用实干诠释担当,用服务温暖人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 “登记为民” 的初心使命,成为优化营商环境路上的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