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的技术创新问题

发布时间:20年12月18日 信息来源: 编辑: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出现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频发、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为了加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升国土空间承载能力,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必须加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内涵及工程分类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达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的目标,必须深化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的认识,准确把握其内在演变规律,采取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模式,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的内涵。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是为了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系统稳定、功能提升的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长期受到高强度的国土开发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自然灾害等的影响,造成生态系统严重破损退化、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下降的重要生态区域,采取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权属调整和工程、化学与生物等综合措施,开展国土综合整治的活动。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的主要类型。依据工程分类划分有关原则与规范,结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及生态修复工程的特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可概括为10类分项工程。在这10个分项工程中,每一个分项工程还可以分为多个子工程。如: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可分为矿山环境土体重构工程、地貌重塑工程、塌陷地水环境治理工程等。同时,在一个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中往往包含多个分项工程,需要根据修复对象具体确定。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以生态工程修复对象为基础,以生态修复理论为指导,提出适合当地生态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模式与支撑技术,重建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系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按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环节主要涉及5方面:一是生态系统调查评价技术与装备。二是工程建设技术与装备。三是化学处理方法与技术。四是生物处理方法与技术。五是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亟待加强。当前,生态修复理论方法研究较为有限。各地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认识不足、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清晰,仍沿袭传统的思维方式,将重大工程分解为多个工程类型、多个子项目,分散实施,对生态系统内各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规律统筹考虑有限,重大工程实施效果打了折扣。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和相关标准亟待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存在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域等问题,大规模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亟须指导和引导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快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与标准研究,尽快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调查评价、空间规划、工程建设、工程验收、功能评价等技术与标准研制,满足现实需求。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亟待推进。长期以来,为最大化利用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在生态修复工程规划设计时,往往对生物的习性关注较少,对生物的通道、栖息地等考虑不足。这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生态型新材料新装备供给能力密切相关。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科研平台亟待搭建。多年来,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主要依靠项目施工单位提供,但项目施工完成后,往往难以承接类似的生态修复工程,存在技术“封存”现象,导致技术交流与协同创新严重不足。目前,国家层面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也没有搭建面向社会的开放性技术创新平台。

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的对策

研究制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指南。在把握不同国土空间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研究的方向与重点,以及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的需求情况,明确国家对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支持政策,调动和激发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尽快形成一批指导实践的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性技术。

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体系与标准。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实施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和综合治理,组织有关专家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类型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各类工程对技术的需求,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明确未来一个时期技术创新目标任务和时序安排,尽快形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体系与标准,发挥技术与标准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支撑作用。

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应依托部土地整治中心、土地科技创新中心和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结合山水林田湖草重大工程实施,发挥国家层面的组织、引领、服务和桥梁纽带作用,以研究任务为导向,凝聚各类创新主体智慧,形成大协同、大融合的技术创新局面。同时,组建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分中心,吸收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建立生态修复技术创新的产、学、研、用联盟,尽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在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上,为尽快缩短技术创新时间,应组织对各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相关的技术调查摸底,经过遴选,采取“推广应用一批、集成创新一批、协同研发一批、集中攻关一批”的思路推进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创新从“跟踪模仿”向“并跑或领跑”迈进,逐步形成一批原创性重大技术成果。

开展生态修复领域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应瞄准国际前瞻性、引领性重大生态修复技术前沿,及时把握国际技术创新动态,为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提供方向和标杆。按照“拓展合作渠道、深化务实合作、提升合作水平”的总体思路,深化与有关国家或地区开展生态修复技术合作研究,加强交流互鉴,不断提升我国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水平。